在实战演练时,头顶烈日的消防员们斗志昂扬,穿着重约20斤的全套防护装备,包括像棉被一样厚的战斗服、沉甸甸的灭火头盔、战斗靴、安全腰带、防护手套等,还要背着30斤左右的空气呼吸器,一边接水带,一边快速爬楼梯。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,黝黑的皮肤、湿透的战斗服,成了消防员们的“标配”。
“消防员需要24小时待命,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,因此平日的训练格外重要。”庄淇说,“平时多流汗,战时少流血,灭火救援现场不需要‘没本事’的人。”
无论是正在进行高强度训练,还是熟睡的半夜,一旦急促的警铃响起,消防员们必须在一分钟内迅速“全副武装”,上车出发赶赴救灾现场,每一秒都不能浪费。
每年的6月份至9月份是出警次数最多的时节。一方面,市民在夏天的用电需求增大,火警自然有所增多;另一方面,取马蜂窝等社会救助类任务在夏天也更为常见。“夏天穿着战斗服就像裹在棉袄里一样,往往还未抵达救援现场,消防员的身上已经湿透。”庄淇告诉记者,“有时候一场救援刚结束,警铃又再次响起,消防员们便又穿上已被汗水浸透的战斗服,前往下一个救援现场。”